号: 779064963/202411-00006 信息分类: 其他解读
主题分类: 政务公开、政府信息公开 发文日期:
发布机构: 安徽黄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: 2024-11-28
生效日期: 有效 废止日期:
发布文号: 词:
内容概述: 性: 有效

【问答解读】《中共黄山市委 黄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“千村引领、万村升级”工程 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黄山样板的实施意见》解读

作者:高新区管委会 发布时间:2024-11-28 10:15 信息来源:安徽黄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阅读次数:

记者:朱局您好,请问这个文件出台背景和依据是什么?

朱洪平: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浙江“千万工程”经验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黄山会议精神,以及省委韩俊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,根据《中共安徽省委 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“千村引领、万村升级”工程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意见》(皖发〔2023〕10号)要求,立足黄山实际、突显地域特色,起草了我市《关于实施“千村引领、万村升级”工程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黄山样板的意见》。

记者:能简单说下文件起草的过程吗?

朱洪平:为高质量制定出台我市《意见》,从市直有关单位和区县农业农村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起草专班,在充分学习领会上级会议和文件精神、多轮讨论修改、多次征求市直单位和区县意见的基础上,于8月15日形成《意见(送审稿)》。经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性审查后,8月23日,市政府第三十五次常务会研究并原则同意《意见(送审稿)》。8月24日,市委第八十四次常委会研究并原则同意《意见(送审稿)》,完善后以市委、市政府名义印发。

记者:这个文件与其它文件相比,有哪些特点,包含哪些重点内容?

朱洪平:文件主要有三个特点,一是保持内容的一致性。省里意见共分为五大部分,我市意见共分为四大部分,鉴于省里意见第三部分内容为申报流程,市级参照执行,故我市意见精简为四大部分。二是注重工作的连续性。重点任务框架基本与省里意见保持一致,均围绕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“五个振兴”提出重点任务。三是突显举措的创新性。指导思想中,增加了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统筹推进党建带群建促乡村振兴满天星工程、“五微”行动、“六业千亿”行动等特色内容。重点任务中,提出实施乡村“五美”行动计划,深入实施以“茶花草鱼”为重点的“六业千亿”乡村产业振兴行动,推进徽菜产业“双百亿”工程,打造具有世界级魅力、彰显山水徽韵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。探索推广“村落徽州”、EOD开发等模式,创新乡村运营机制,大力培育“乡村推介官、乡村设计师、乡村运营师”等特色举措。政策支撑中,鼓励金融机构开发“村落徽州贷”等金融产品,支持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更多投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。

另外,《意见》全文共分为4个部分。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。分为指导思想、基本原则、总体目标三个方面。提出要准确把握浙江“千万工程”经验的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,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加快建设高效高质的农业强市,坚定不移走好“六个之路”,聚焦乡村“五个振兴”,真金白银地投,真刀实枪地干,分类建设、从容建设,由点及线、连线扩面,形成“点上有风韵、线上有风光、面上有风景”的引领、升级建设新格局,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黄山样板。坚持因地制宜、科学规划,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坚持循序渐进、久久为功。深入实施“百村精品、千村和美”工程,推进实施“五美”行动计划,到2027年,建设200个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,通过典型示范,引领带动更多乡村实现美丽生态、美丽经济、美好生活有机融合,充分彰显山水徽韵。在现有593个省、市县级中心村基础上,每年再建设80个左右中心村(其中省级中心村40个左右)、总数达到1000个,实现和美乡村中心村全覆盖,全域打造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县(区),推动乡村建设和发展提档升级、比学赶超。

第二部分为重点任务。提出实施“五美”行动计划。一是实施乡村产业丰美行动计划。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,做好“粮头食尾”“畜头肉尾”“农头工尾”增值大文章。全域推进乡村旅游,着力打造具有世界级魅力、彰显山水徽韵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,深化电子商务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,推动农产品流通业提档升级。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。二是实施乡村人才秀美行动计划。推进乡村生产经营、科技、公共服务人才引育,实施乡村创客、乡村首席服务官引育行动,推深做实“科技特派员+”制度,培育一批土专家、田秀才、徽创客、新农人。着力落实乡村人才振兴有关激励政策,促进乡村留才用才。三是实施乡村乡风纯美行动计划。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,深化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,完善乡村公共文化供给,传承乡村特色文化,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,推出一批“徽字号”精品线路、徽州美宿、文创产品、节庆赛事等。四是实施乡村生态绿美行动计划。结合农村“三大革命”、新安江—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建设、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等工作,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推进美丽宜居村庄打造,逐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。五是实施乡村社会和美行动计划。强化党建引领,深入开展抓党建促“五微”和美乡村满天星工程。优化自治管理,争创一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。实化德治新风,深入开展精神文明教育持续推进移风易俗,弘扬时代新风。深化法治建设,深入实施“法治明白人”培养工程。

第三部分为政策支撑。明确了4个方面的支撑措施:一是加大有效资金投入。二是全面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。三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。四是强化用地保障。

第四部分为组织保障。提出了四个方面保障措施:一是加强组织领导。二是加强协调联动。三是加强宣传引导。四是加强考核激励。

如有不理解之处,可咨询黄山市农业农村局,咨询电话:2355248(办公时间:工作日8:00—12:00,14:30—17:30)。